紫笔文学 > 晚明逐鹿 > 第一百二十六章 教导总队

第一百二十六章 教导总队


  从夺取蒲城县城后,萧靖生就在思索一个问题,如何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,既能确保麾下农会势力的发展,还能削弱明廷在陕西的统治。

 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。

  倘若他只注重自身势力发展,却不去设法解决外部压力,一旦远在京城的明廷,知晓陕西的情况,就必然会调遣军队围剿。

  在这样一种深思下,萧靖生就所处陕西的情况,他能够想到的就是多面开花,尽快点燃陕西全境积攒的民怨,让王二、种光道、王嘉胤、王自用、高迎祥、张献忠等一批起义先驱者,都能迅速的插旗起义。

  一旦形成这种格局,萧靖生就能一边经营自身势力,一边不断对外扩张,确保以他为主导的势力,能掌握更多的地盘。

  筹建农会外围情报组织。

  资助王二、种光道他们。

  就成为萧靖生谋划的重要一环。

  看着离去的王二、种光道所领队伍,站在北城门外的萧靖生,内心有些激动,他很想看到他的谋划,是否能影响到一些时局。

  “靖生,你为何不将王二、种光道他们收编,反而给他们不少粮食和军械,让他们去打澄城县?”

  站在身旁的萧章栋,眉头紧锁,看着远去的队伍,“万一他们带着这些粮食和军械,没有去澄城县的话,那额们岂不是亏大了?”

  “放心吧二叔,他们一定会去澄城县的。”

  萧靖生收敛心神,淡笑道:“至于为何资助他们,原因很简单,就是要分散注意,二叔先前也说过。

  万一蒲城县的事情,叫华州或西安府知晓,谴派官军围剿我们,到时农会该如何应对吗?

  既然存在这种现实,那我们为何不扩大混乱呢?

  现在有王二他们去澄城县,等到他们夺取此地,二叔觉得周遭的州县,那些遭受压迫和盘剥的群体,得知这些消息的话,你觉得他们会跟着一起做吗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萧章栋双眸微张,诧异的看向萧靖生。

  这种情况他还真没想过。

  “要是真能这样的话,额们在蒲城县做的事情,就不会这样突显了。”

  萧章栋沉吟刹那,情绪有些激动,“甚至趁着这股乱势,额们农会还能杀出蒲城县,去攻占更多的地方,聚拢更多的群体。

  一旦能实现这一想法的话,那额们今后就算遭遇进剿的官军,底气也就变得更足了。”

  “二叔说的没错。”

  萧靖生微微一笑道:“等到马铁山他们,清剿完蒲城县治下各处,我们农会就将转战白水县。

  一个蒲城县,不足以保证农会的安稳。

  所以是否能夺取白水县,聚拢起更多的乡党,跟着我们一起做事,就是非常关键的事情。”

  尽可能多的抢占先机和时间,这是萧靖生要促成大的事情。

  自身发展要重视。

  对外扩张要重视。

  唯有两条腿交替前行,萧靖生才能确保今后面对的危局,他能更加从容不迫的面对,而不是等到危局到来,唯有靠死扛解决。

  “二叔,我们现在就回县衙。”

  萧靖生转过身,快步前行道:“你现在就谴派人手,将义勇营所辖诸将校,凡是部总以上,眼下没有事情的,都召集到县衙来,我有事情要宣布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萧章栋忙点头道。

  资助王二和种光道他们,让这支队伍杀奔澄城县,也让萧靖生的心里生出紧迫感。

  眼下已是天启七年八月中,算算时间,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九月底死的。

  如果能赶在这之前,将蒲城县、白水县、澄城县悉数夺取,并逐步的稳定治下秩序。

  那么就算是西安府、陕西有司,知晓他做的事情,一旦京城传出的消息,让西安府、陕西有司的官员知道,那他们肯定会设法压住消息。

  为何?

  在封建王朝之下,每逢权力交接之际,都会出现内乱的趋势,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。

  一旦朱由检御极登基,就必然会对魏忠贤下手,对阉党下手,那么在天启七年到崇祯元年这一间隙,就很可能帮着萧靖生争取时间。

  萧靖生要走的每步路,都容不得丝毫差错,他没有太多的试错机会。

  倘若不能抓住这一机会,在崇祯元年到来之际,设法稳定住打下的地盘,那他就无法对郃阳、韩城等地展开攻势。

  如果上述地域不能拿下,那北上夺取龙门山、壶口山等要隘,南下攻占蒲州、大庆关等地,继而威逼潼关卫,就极大可能实现不了。

  这些谋划部署落实不下来,萧靖生就无法遏制住进陕西的部分屏障,那样腹背受敌下,如何攻略西安府全境?

  所以萧靖生必须要抓紧时间,尽可能快的提升麾下军队的整体素质,如此等到落实这些战略部署时,才不至于说存在太多意外。

  萧靖生这是在下一盘大棋。

  一旦这盘棋能下到他预想的程度,那今后面临的处境就会好转,甚至还会出现不少的机遇。

  蒲城县衙。

  “会长叫额们过来,是有甚事吗?”

  “不清楚啊,难道是要额们出战吗?”

  “应该不会吧。”

  “那会是甚事……”

  热闹的县衙正堂,聚集着不少义勇营将校,他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热议起来。

  “会长!”

  热闹的人群中,一人喊了一声,让众人都循声看去。

  在众人的注视下,萧靖生朝官椅走去。

  “今天召集大家过来,就是宣布一件事情。”

  萧靖生神情严肃,环视堂内众将,“从即日起,义勇营更名为教导总队,凡是教导总队在编者,不管是将校,亦或是勇锐,都将经历最严苛的操练,进行扫盲,学习其他军事知识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正堂内陷入到死寂。

  对于新提的教导总队,众人没有任何概念。

  “眼下农会所辖秦军已经创设,然下辖各标实力参差不齐。”

  萧靖生继续说道:“鉴于当前复杂的形势,想要应对今后可能存在的危局,我们农会必须要未雨绸缪。

  你们是幸运的。

  进了教导总队,今后一旦外放就晋升至少一级,简单些来说,在教导总队的人,是勇锐的,外放出去就是哨总,是哨总的,外放出去就是部总,是部总的,外放出去就是都总,以此类推。”

  竟然有这样的好事?

  堂内所聚众将听到这里,一个个流露出惊喜的神情,要是这样的话,那对他们而言太好了。

  “不过你们也别高兴太早。”

  看到众人的反应,萧靖生神情严肃道:“既然给你们这等优待,而且教导总队是由我亲自操练,那么在操练期间,谁的表现不好,谁连续垫底的话,不好意思,即刻清理出教导总队,而且不准到别的军队。”

  “!!”

  刚刚还在高兴的众将,听到自家会长所讲后,一个个都心惊不已。

  清理出教导总队,还不准去别的军队,那不就是被农会抛弃了?

  压力,瞬间在每个人心头生出。

  筹设教导总队一事,是萧靖生能想到唯一解决军队整体素质提升的良策。

  萧靖生要把教导总队,打造成一支标杆军队。

  把他所想的一切构想,都逐步推行到秦军所辖各标,甚至今后秦军扩张,相应提拔的将校,都必须要进教导总队进行培训。

  “等到蒲城县全境平定下来,我就会统领教导总队进行操练。”萧靖生沉吟刹那,再度开口道:“现在你们要做的事情,就是把我刚才说的那些话,一字不差的讲给麾下勇锐,叫他们知晓这件事情,都听明白了没有?”

  “听明白了!”

  思绪万千的众人,参差不齐的说道。

  “一个个都没有吃饭吗?”

  萧靖生见状,瞪眼喝道:“都给老子大点声,老子没听见!”

  “听明白了!”

  众将当即齐声喝道。

  “去吧。”

  萧靖生满意的摆手道。

  看着众将离去的背影,萧靖生心里开始期待,等到他真正操练出一支嫡系强军,将会给所辖秦军带来怎样的改变。

  毕竟随着地盘的扩张,想让他一个地方,一个地方的去跑,对驻扎各处的军队进行操练,这明显是不现实的事情。

  而教导总队出来的锐士,肩负的职责就是有效落实他们所学到的东西,继而带到秦军所辖各部麾下。

  只要能构建起这一框架,萧靖生心里绝对可以相信,随着时间的推移,随着一次次战事洗礼,他所统辖的秦军将迎来一次次蜕变。

  等到萧靖生如愿夺取整个西安府,就依着那时的强大秦军,想要实现他心底压着的战略部署,必然是能够成功的。


  (https://www.zbwxw.net/book/633734/110293902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wx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wx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