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晚明逐鹿 >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内修武功(3)

第一百六十九章 内修武功(3)


  “都快点,别磨磨蹭蹭的!”

  “好好劳作!”

  “进了农会所辖劳作营,只要踏实肯干,你们就不会再饿肚子!”

  “谁要是敢偷奸耍滑,即刻驱逐出澄城县!”

  澄城县城内外,数以百计的勇锐散布各处,不时喝喊,督促在各处做工的刘敏,确保城墙修复能尽快落实。

  数不清的流民群体,穿着或带补丁,或露缺口的衣衫,一个个沉默的忙碌着,不敢有丝毫的懈怠。

  “标总,新募辅兵的操练,你都视察完了?”本在忙碌的萧玉虎,见李莽过来,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,咧嘴笑道。

  “视察完了。”

  李莽点点头说道:“要说教导总队就是厉害,这批被选拔的辅兵,在澄城县进行操练才几日,变化真是不小。

  倘若一直这样操练下去,两个月,不,一个月,只怕其中的不少辅兵,就算是被选进第二标,那表现也是不俗的。”

  “也不看看教导总队是谁带的。”

  萧玉虎笑道:“会长的能力如何,谁不清楚?依着末将来看啊,教导总队在咱秦军上下啊,绝对是最强的。”

  “你说的不是废话嘛。”

  李莽笑骂道:“能够被选进教导总队的,那都是会长精挑细选的,这几日去视察新募辅兵操练,我可都听说了。

  教导总队在驻扎蒲城县期间,要进行的科目众多,像队列操练,体能训练,战阵排布等等,那都是变着花样玩。

  这还不算完。

  当天操练结束后,还要接受识字扫盲,每夜进行两个时辰,这是雷打不动的,谁要是敢没有达标,就会被淘汰出教导总队。

  直娘贼的,这点咱们第二标,跟教导总队进行比较啊,不知被甩多少条街了,压力不是一般的大。”

  萧玉虎露出愕然的神情。

  这些时日在澄城县城要忙的事宜众多,他根本就没时间去教导总队,所以听到这些时,萧玉虎的内心感到震惊。

  别看教导总队被萧靖生进行改编,就一直驻扎在蒲城县城,没有像第一、第二标那样对外展开行动,不过他们承受的压力,可远比第一、第二标要大太多了。

  教导总队的军营生活是极其枯燥的。

  每天睁开眼睛,不是轮值,就是操练,没有其他选项。

  特别是进行操练时,萧靖生明确的操练科目众多,不把他们的精力和体力榨干,那绝对不算完。

  恰恰是处在这种高压状态下,教导总队所辖将校和勇锐,几乎是每天一个变化,这也给了萧靖生很大信心。

  等教导总队全体达到萧靖生的预期,至少会有一多半的将校和勇锐,会被萧靖生谴派到秦军所辖各标去,叫他们对内展开操练,以确保秦军所辖各标战力,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。

  “倘若真像标总说的那样,要是咱第二标能得一批教导总队的将校,哪怕是勇锐也好啊,这对咱第二标老说,那绝对是好事啊。”

  萧玉虎收敛心神,看向李莽说道:“先前官军来犯澄城县城,第二标可是暴露出不少缺陷,如果说……”

  “这等好事你就别想了。”

  李莽笑骂道:“教导总队可是会长的宝贝疙瘩,怎么可能会调给咱第二标,你可真是会做美梦的。”

  就李莽这些时日视察新募辅兵操练,见识到教导总队的厉害,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件事,不过也就是想想罢了。

  像教导总队这样的精锐,怎么可能会进行拆分啊。

  “也对。”

  萧玉虎讪讪挠头道:“要是咱第二标有这等精锐,末将可舍不得给别人,肯定让他们都待在第二标。”

  山头主义,这在军队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。

  即便是萧靖生一手缔造的秦军,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情况。

  以组织体系、血脉亲情的双重纽带筹建起的秦军,麾下必然存在抱团的现状,这是过去攻略蒲城县时,为了避免麾下队伍涣散,萧靖生做出的决断。

  不过现在农会所辖地盘,已经从此前的蒲城县,先后增加白水、澄城两县,这也使得萧靖生打算进行调整。

  先让马铁山所领第一标,李莽所领第二标,分别在白水、澄城两县吸纳一批新鲜血液,以新募辅兵的形式划归他们统辖,待到治下秩序稳定,且官军没有形成围剿之势,萧靖生会进行统筹调遣。

  等到教导总队完成整体操练,萧靖生会调遣多数将校和勇锐,谴派到秦军所辖各标,同时扩编教导总队,初步完成第一阶段的整军。

  秦军绝对服从于农会,这是萧靖生定下的规矩,是谁都不能更改的。

  待到农会所辖地盘不断增加,萧靖生会持续性的进行整军,直到所辖军队,彻底实现组织体系的全面过渡。

  诸如拥兵自重、山头主义这类现状,萧靖生绝对不允许在秦军发生,军队必须要保持较高的纯洁性,不是某些人的自留地。

  “说起来…会长离开县城,前去澄城治下视察,也有数日了吧?”

  李莽神情有些怅然,看向萧玉虎说道:“也不知会长现在跑到何处了,等澄城诸乡或镇的镇公所体系,被会长逐一搭建起来,只怕会长在澄城县也待不了几日了。”

  “离开都有六日了。”

  萧玉虎感慨道:“听会长的意思,以后第二标要驻扎澄城县了,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,现在末将算是能理解会长,过去做事为何这般雷厉风行了。

  这事情根本就做不完。

  你刚解决完手头的事情,别的事情就又出现了,兼顾到这里,就兼顾不到那里,末将这些时日都没睡好觉。”

  “是啊。”

  李莽双眼微眯道:“过去没有觉得这些事情,算什么难事,可真要自己经手去做,还真是不一样。

  等会儿还要去诸业工坊视察,看看那批匠户都熟悉的咋样,不说造火铳或火炮了,至少长枪、战刀、盾牌等军械,要尽快进行量产吧。”

  “说到此事,会长先前强调的露天煤勘探,标总派人去统计了吗?”

  萧玉虎想到什么,看向李莽询问道:“这天是渐渐冷了,会长不是说,澄城所设铁器工坊,今后要多造些煤炉发放,还要多产蜂窝煤,确保澄城县……”

  “坏了!额咋把此事给忘咧。”

  李莽脸色微变,一拍脑袋懊恼道:“不跟你说咧,我现在就去驻地一趟,找些人手去统计此事。”

  说着,李莽就转身朝城内跑去。

  看着李莽离去的背影,萧玉虎露出一抹苦笑。

  其实出现遗忘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  从萧靖生离开县城,到澄城治下去进行视察,他们这批将校,就肩负起很多职责,需要把各项事宜做好。

  就像量产煤炉一事,这是萧靖生唯一能够想到,在缺少棉花、棉布的前提下,能确保治下各个群体,暖和度过寒冬的办法。

  尽管这一时期下,煤炭使用已经在民间传开,但是普及率还是较低,多数时候用的还是木柴。

  只是用木柴取暖,比之木炭取暖的时效性,还是差的太多。

  趁着现在隆冬还没有到来,提前多量产些煤炉,确保农会所辖地盘,家家户户都能发到煤炉,这是萧靖生必须要做的事情。

  当李莽、萧玉虎他们在澄城县城,忙着各项事宜时,此刻在澄城县所辖韦庄镇,萧靖生领着一队勇锐赶来。

  “会长,这韦庄镇紧挨着永丰镇,就隔着一条洛水。”身边的骑卒,神情有些疲惫,笑着看向萧靖生说道。

  “想家了?”

  萧靖生骑马而定,看向身旁骑卒。

  “有点。”

  那骑卒挠挠头,“额长这么大,还没离开过蒲城县,这次跟着会长,先是去白水县,又赶来澄城县,多少有点想家。”

  左右聚着的骑卒,都纷纷笑了起来。

  “想家很正常,我也想家了。”

  萧靖生淡笑道:“不过我们还有事情要做,等忙完了,我们就能回蒲城县了,走吧,先到韦庄镇去。”

  “喏!”

  众骑卒纷纷应诺道。

  从离开澄城县城,萧靖生一行就忙个不停,先是去澄城县北部诸乡或镇进行视察,同时筹建诸镇公所体系。

  说起来,澄城县的地理环境,远比蒲城县要复杂的多,地势北高南低,前拱原阜,后依山陇,地形复杂,地理位置险要,是历代屯御敌的战略要地,治下流经的四条河川,更是把澄城县划为‘三梁一原’,在实际巡察各处时,也让萧靖生对今后怎样驻扎澄城县有了新的构想。

  澄城县这处战略要地,萧靖生能这般有惊无险的占领,纯粹是占了天灾的优势,不然在承平治下,想要夺取澄城县全境,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。

  恰恰是这般,也让萧靖生愈发坚定,要把澄城县的秩序梳理出来,确保治下的各个群体,能够接纳农会,这样遇到郃阳、韩城、同州等处军事威胁时,驻扎澄城县的第二标,才能因地制宜的地域来犯官军,确保澄城县的整体安稳!


  (https://www.zbwxw.net/book/633734/110263985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wx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wx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