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晚明逐鹿 > 第二百零二章 军情局

第二百零二章 军情局


  “瑞雪兆丰年啊。”

  同州城墙上,萧靖生负手而立,环视眼前的景观,微微一笑道:“希望今岁过去,待到明年开始,农会所辖地域的粮食,能年年丰产。”

  赵清平、孙德富相视一眼,流露出各异的神情。

  “从天启元年开始,陕西就频生灾害,诸如雪灾、旱灾、蝗灾、地震等,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接踵而至,这对农业种植的影响很大。”

  孙德富眉头微皱,神情凝重的看向萧靖生,“会长所想虽好,然想要恢复农业种植,恐非一年半载就能实现的,倘若农会不能明确种植次序,加快水库、水渠的整体筹建,只怕……”

  说着,孙德富却说不下去了。

  萧靖生双眼微眯,内心有些感慨。

  孙德富说的都是实情。

  处在小冰河时期下的大明,其实正在面临新一轮的粮食革命,这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过程,会影响到神州的农业发展。

  像后世常见的玉米、土豆、红薯、花生、辣椒、烟草、木瓜、番茄、南瓜、向日葵等一系列农作物,都是以明末为时间节点,随着时间的推移,逐步推广种植起来的,也在北方形成较为广泛的一季玉米,一季小麦的种植模式。

 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类。

  其实在北方还存在着其他轮种模式、套种模式,至于南方,也存在着多样化的轮种、套种模式。

  神州的疆域实在太大,这也造成差异化极大的气温变化,甚至在同一辖区内,存在着多重种植模式。

  农业生产的复杂性,远超寻常人的想象。

  而据萧靖生所知,处在明末这一时期下,仅在北方地区,主要推行的是推行三年四熟制和二年三熟制,其地区主要集中在山东、河北和陕西的关中等地,种植的基本形式是以粮食为主,适当加入养地作物、配合油料作物和秋杂粮。

  甚至会根据不同的地块,进行着对应的种子模式,像坡地(俗谓平壤为坡地),二年三收,初次种麦,麦后种豆,豆后种蜀黍、谷子、黍、稷。……涝地(俗谓污下之地为涝地),二年三收,亦如坡地,惟大秋概种糁子……麦后亦种豆。

  孙德富之所以这般说,纯粹是最近几年来的多变气候,导致陕西一带的农业种植,被打乱很多。

  按着常理来说,陕西多数地域要种植冬小麦,只是这严峻的旱情,使得小麦种植下来,根本就得不到及时浇灌就旱死了,这对陕西的粮食产出造成的打击很大,也就是陕西紧挨着河南、湖广等地,特别是湖广,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称,这使得民间的粮食贸易,其实在陕西很频繁。

  只是粮食贸易虽说频繁,可是处在此等黑暗的世道下,使得很多特权群体,都在暗中哄抬粮价,以此盘剥和压榨底层群体,这也导致陕西境内的土地兼并,已然快到了疯狂的程度。

  “这其实也是我将你们召来同州城的原因。”

  萧靖生收敛心神,看向赵清平和孙德富,神情正色道:“眼下农会所辖地盘,已不只是蒲城、白水、澄城三个县,所辖地盘增加这么多,如何统筹发展好这些地域,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。

  像种植次序、加快水库、水渠的建设,不能独以各县来单干,而是要站在更高的层次,去统筹明确好这些事情。

  当前同州城的基本秩序,随着你们的到来,也算是初步梳理出来,这也给我们相应时间,能够商讨一些更要紧的事情。”

  嗯?

  赵清平、孙德富相视一眼,心底不免都生出疑惑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萧靖生统领的农会势力,逐步夺取蒲城、白水、澄城、同州、朝邑、郃阳、韩城等地,这也使得赵清平、孙德富这批治理地方的人才,都心属于农会,他们想做出些事情,不想再回到过去那暗无天日的处境下。

  萧靖生产生的影响很大。

  眼下控制住这么多地盘,如何更好的发展和治理好,如何在灾年下确保安稳,就是萧靖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。

 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,那么农会就必须有相应的改变,否则所辖地盘各自为政,各自为战,无法把他们凝聚到一起,这根本就无法实现改变。

  寒风呼啸。

  悬挂在城墙上的一颗颗脑袋随风而动,这些都是昔日在同州城作恶多端、欺行霸市的群体,他们在被农会公审处决后,就被悬挂在这里示众。

  萧靖生不觉得自己有多残暴。

  至少知晓这些人,昔日做的那些恶事,残害多少无辜的人,萧靖生甚至觉得只是砍掉他们的脑袋,都是便宜他们的。

  人心啊,总是贪婪的。

  这些享有特权的群体,昔日根本就不在意底层群体的死活,就算全死绝了,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影响。

  “会长~”

  在萧靖生感慨之际,一名将校冒着风雪走来,来到萧靖生跟前,神情严肃的抱拳一礼。

  “你们都先回去做事吧。”

  看清来人是谁时,萧靖生看向赵清平他们,“等到明日吧,有些事情我们商榷一下,尽快把一些调整定下。”

  “喏!”

  赵清平、孙德富相视一眼,拱手应道。

  必须要加快调整了,不然事情堆积到一起,就难办了。

  看着赵清平他们离去的背影,萧靖生眸中掠过一道精芒。

  “在澄城县待着如何?”

  “还不错。”

  “我想让你退出秦军,去做些别的事情。”

  “甚?!”

  奉命赶来同州城的萧玉虎,在听到萧靖生所讲,脸上露出震惊的神情,难以置信的看向萧靖生。

  原本萧玉虎以为此来同州城,是有什么事情要做,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家会长,竟然是让他退出秦军。

  “会长,可是末将做了什么错事?”

  内心激动的萧玉虎,瞪眼看向萧靖生说道:“末将在第二标麾下……”

  “玉虎哥,你没有做错事。”

  萧靖生走上前,轻拍萧玉虎的肩膀,出言安慰道:“我之所以这样说,是有件关系农会今后命脉的事情,必须要交给可靠的人来做,此事必须尽快明确下来,否则今后农会的处境会很艰难。”

  萧玉虎眉头紧锁起来。

  “我打算筹设军情局,隶属于农会直辖,从事情报刺探、暗杀、策反等事。”

  萧靖生继续说道:“当初在蒲城县时,我就筛选一批人从事这些事宜,原本想着等到白水、澄城两县稳定下来,就将军情局筹建起来,可惜遇到些事情,使得此事耽搁下来了。”

  军情局?

  萧玉虎心中生出疑惑。

  “会长,难道靖云他们……”

  “是的,都被我谴派出去了,眼下我们农会做的事情,其实也通过他们,影响到更多的地方,像陕西有司谴派官军来剿我们时,延安府南部诸县也乱起来了。”

  萧玉虎震惊了。

  他真不清楚这些。

  “我们农会能取得今日之成就,看起来很容易,实际上背后承受多少,你心里应该也清楚吧。”

  萧靖生朝女墙处走着,言语感慨道:“只是想推翻暴明的统治,将骑在我们头上的那些特权群体,都逐一的打倒,这不是单靠治理地方,军队迎战,就能妥善解决的。

  有句老话,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。

  军情局要做的事情,就是成为农会的眼睛和耳朵,能够刺探到更多的情报,好叫农会能处在不败之地。”

  其实筹设军情局一事,萧靖生想了很久。

  这个军情局肩负的职责,不止是情报刺探、暗杀、策反等事,像渗透到其他地方,煽动起积压的民怨,让大明统治的地方都乱起来,为农会后续扩张夯筑根基。

  像渗透到其他地方,暗中发展走私贸易,帮助农会筹措各项急缺的物资,诸如粮食、药材、棉布等等。

  像渗透到其他地方,搜集玉米、红薯、土豆、烟叶等外来物种,帮助农会改变农业种植,都是可以做的事情。

  不过萧靖生心里也清楚,想要实现这些谋划构想,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,去逐步的推行起来。

  甚至随着这些谋划构想,都逐一推行落实下来,这个军情局的内部,也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。

  可是对萧靖生来说,先把军情局筹建起来,至于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,要等到日后再逐一调整和解决。

  “会长,末将愿意退出秦军,去您说的军情局。”

  萧玉虎沉默许久,犹豫很久,看向萧靖生说道:“末将能有今日,那都是跟着会长才有的,既然此事这般重要,我愿意……”

  “我知道你心里不舍得脱离秦军。”

  萧靖生转过身,轻拍萧玉虎的手臂,“不过有些事情,总是要有人去做的,不然农会如何能安稳下来?

  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,去农会所辖各地挑选人手,军情局既然要筹建,就必须把框架搭建起来。

  800人,这是第一批人员建制,不管他们在什么地方,你都可以无条件调走他们,相应的标准和条件,我都已经写好了,稍后你随我去州署去拿,等到这批人挑选好,我会告诉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。”

  “喏。”

  萧玉虎当即抱拳喝道。

  从事谍战这一领域,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,样貌太突出不行,必须要是丢到人群中,都不会有人在意到的那种,除此之外,机敏性、学习能力、洞察力等等,都是很重要的。

  萧靖生对于军情局很看重,其肩负的职责很重,所以首批挑选的群体,必须要优中选优才行,这样框架搭建起来,今后如何发展,如何培养,就不必萧靖生过多去管,萧靖生只需掌控好军情局就行。


  (https://www.zbwxw.net/book/633734/110247787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wx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wx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