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1850再造中华 > 第519章 殖民局

第519章 殖民局


  移民局之外,另一个需要独立的机构为外交部下属的殖民司。外交部刚建立时,并未设置殖民司。

  后来,南洋各地的华人同盟会日渐强大。尤其在婆罗洲、苏门答腊、爪哇三地,华人众多,同盟会已经可与当地土著、欧洲殖民当局分庭抗礼。

  为拓展殖民事业,外交部从南洋司中拆分出殖民司。随着形势的发展,殖民司规格太低,提升为单独的殖民局,实有必要。

  准确来说,帝国目前并没有殖民地。交趾已被置为行省,运转良好,已经融入了帝国,算不上殖民地。柬埔寨中南部已被革命军占领,未来也将置为行省。

  至于遥远的阿拉斯加,俄国已经无力偿还战争欠款,将把阿拉斯加移交中国。阿拉斯加地广人稀,土著人仍处于原始社会,俄国人少得可怜。帝国收回阿拉斯加后,亦将设置行省。

  唯有南洋婆罗洲、苏门答腊、爪哇三地,可看成是某种殖民地。这三个地方,土著、欧洲殖民者、同盟会三方势力交织。

  好在三地的土著都很弱,欧洲殖民者亦是荷兰、西班牙这样的小国。帝国也志在夺取这三地,企图把这三地作为殖民地。

  暂时而言,帝国在统一中国之前,并不会冒险在南洋开战。对南洋的渗透,仍将以同盟会的形式,小心、谨慎、逐步渗透。

  杨烜认为:“殖民局的工作重点,毫无疑问就是南洋。南洋绝大多数地区都已经‘名花有主’,但宗主国对南洋的控制并不严密。

  “荷兰、西班牙是老牌殖民国家,在南洋占有大片殖民地。但两国国力衰弱,对殖民地的控制相当松软。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,在南洋亦不强势。

  “1824年,英国与荷兰签署英荷条约。荷兰退出马来半岛,英国接管马来半岛,荷兰则保住了在婆罗洲等地的南洋殖民地。

  “英国在南洋的殖民重点,在于马来半岛和马六甲地区,即当今的英国海峡殖民地。这也是整个南洋最为精华的地方,拥有马六甲就足以控制南洋航道,进而监控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贸易。

  “另一方面,英国母国对殖民地的控制本身较为松软。譬如海峡殖民地,英国可以任命海峡殖民地总督。但海峡殖民地的实权掌握在殖民地议会手中。

  “议会议员大多由殖民地当地白人组成,代表的是当地白人的利益。这种殖民地,可称之为代议制殖民地,总督只能迁就议会,很容易造成离心倾向。

  “因此,英国殖民地虽多,不管是澳洲殖民地,还是海峡殖民地,殖民地的税收大部分都留在了当地,用于当地的社会建设。

  “与之相反,英国印度殖民地仍采用公司的方式进行管理。英国东印度公司,对印度的控制就相当紧密。印度人口众多,也成为绝佳的英国货物倾销地。”

  众人对英国仍有畏惧,生怕帝国在南洋动作幅度太大,会引起英国的反弹。

  政务卿陆雨晨兼任外交部长,说道:“值得警惕的是,暹罗最近跳得颇凶,已经开始积极备战。柬埔寨一向都被暹罗视为藩属,帝国夺占柬埔寨后,与暹罗接壤,暹罗很受刺激。

  “英国人亦在背后怂恿暹罗。英国公使包令,联手暹罗大臣,已经来到南京,与我会过一面。他们要求就柬埔寨问题与之谈判,要求我军撤出柬埔寨,被我严辞拒绝。”

  外交上的压力,对于柬埔寨前线的战事影响颇大。总参谋长冯可钦对此非常关注,说道:“暹罗也算是南洋强国,又有英国人撑腰,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。”

  很显然,冯可钦也露怯了。英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,陆海军都非常强大。一旦英国插手柬埔寨战事,革命军步二师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。

  不过,杨烜对此并不担忧,说道:“英国虽是当今世界霸主,却饱受经济危机的威胁。1825年,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。

  “之后,几乎每隔十年,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。1837年,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,原因起于对美国的出口大幅度下降。

  “1847年,英国第三次爆发危机。这一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欠收,工业品需求下跌。这次危机蔓延至整个欧洲,造成1848年欧洲大革命。

  “现在是1856年,可以预计的是,明年必有一场新的经济危机。据我判断,这一轮经济危机将会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经济危机,将蔓延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。”

  1857年经济危机,是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,涉及范围极广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此次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,原因在于美国西进运动加剧,英国投机资本过度投资美国铁路。

  这场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。在美国,则引发了美国内战,导致奴隶制的废除、宅地法的实施。在印度,则引发了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(英国称之为印度兵变)。

  有这种历史预见,杨烜并不惧怕英国,反而表现得相当乐观,说道:

  “目前,各国皆实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。这种经济体制存在天生的弊端,资本无序扩张,资本家拼命压榨工人,盲目扩大生产。过不了几年,生产就会过剩,经济就会出现危机。

  “暂时而言,我国不太可能发生此种经济危机。第一,我国采取统制经济,政府对经济控制有力,可以灵活调节产业结构,防止出现生产过剩。

  “第二,我国产业基础较弱,又在不断开疆拓土。连年战争,也产生了许多工业需求,刺激了科技发展。交趾、柬埔寨、台湾、琼州、南洋,都可为我国工业生产提供廉价原材料。

  “江浙沪人文荟萃,官绅商民思想开明,对新式工商业接受很快。广州工业发展饱和,资本可以转向江浙沪。日后江浙沪工业发展饱和,可以转向投资两湖。”

  政务卿陆雨晨,总参谋长冯可钦,都感到轻松了不少。

  资政院议长杨国琛问道:“这次英国公使包令和暹罗大臣来访南京,他们的谈判底线摸清楚了吗?”

  对方的谈判底线是核心机密,自然不可能轻易泄露。陆雨晨又做政务卿,又兼任外交部长,精力实在有限,苦笑道:

  “英国人年前来的中国,在上海呆了几天,我跟他们只会晤过两次。彼此试探,并未展开正式谈判,也不清楚他们的谈判底线。政务院的事情实在太多,我分身乏术,恳请皇上准许我辞去外交部长的兼差。”

  外交部是政务院第一重要的部门。一名合格的外交部长,必须具备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修养,还要有深刻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,必须具备高超的谈判技巧和斗争精神,还要始终忠于祖国。

  帝国境内人才济济,可能够胜任外交部长的,实在是屈指可数。陆雨晨游历过欧美,儒雅多识,自然是担任外交部长的最佳人选。但他已是政务卿,不宜再兼任外交部长。

  唐约翰各方面都不错,唯独是个美国人,刚加入中国国籍不久。让他担任中国的外交部长,多少有些不妥。

  除此之外,就是何寅和曾锦歉了。何寅去年从暨南大学堂校长调任江苏军政委员会的主任,正在江苏大力作为,不宜调动。

  曾锦歉长期担任宣教部长。宣教部拆分后,曾锦歉又担任教育部部长。他知识储备够了,就是缺乏外交工作经验。

  杨烜在心中盘算一番,准备赶鸭子上架,让曾锦歉接任外交部长。不过,他还是先征求陆雨晨的意见,问道:“你那边,有没有合适的人选?”

  陆雨晨不愿擅专,委婉地说道:“按理说,应该由副部长升任部长,但他资历太浅,恐怕难以服众,也会为洋人所轻视。”

  杨烜点点头,说道:“那就调曾锦歉做外交部长吧。曾锦歉空出的教育部长之职,让《民报》社长王瀚接任。”

  按宪法,各部部长该由政务卿提名,经皇帝同意,再投交资政院表决。习惯上,帝国大事都在军政委员会上研究。皇帝、政务卿、资政院议长一致同意,事后再走个程序,可以更加高效。

  杨烜是开国之主,虽然年轻,却有着崇高的威望。他的话,陆雨晨、杨国琛一向奉为圭臬,自然都要照办。

  杨烜对陆雨晨说道:“外交上的事,你还得再操心一番。这次与英国人、暹罗人谈判,你带着曾锦歉一起,让他尽快熟悉外交事务。”

  陆雨晨点点头,问道:“我们的谈判底线,该怎么定?”

  杨烜对此已有思考,胸有成竹地说道:“对英国,我们要与英国人达成共识,两国要共同确保上缅甸、暹罗的独立,以此作为中英两国的战略缓冲区。

  “中英两国不得入侵上缅甸、暹罗,亦不允许其他国家入侵这两国。对暹罗,不必太客气。柬埔寨、老挝原为暹罗的藩属国,都要转交中国。作为补偿,我们可以保证暹罗的独立。”.


  (https://www.zbwxw.net/book/632646/109720022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wx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wx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