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1850再造中华 > 第545章 遭遇战

第545章 遭遇战


  革命军的战马已经走了几十里路,王玉宝等人身上的装备又重。湘军骑兵则以逸待劳,马力充沛,渐渐追了上来。

  王玉宝的战马是一匹膘肥体壮的“菊花青”,耐力极佳,爆发力也很强,完全可以甩掉湘军。但他一向与同袍同进退,进军在前,撤退在后。这一次,他仍然亲自垫后。

  湘军就要追上来了,枪声劈里啪啦地响了起来。湘军步枪装备率低,士兵马上开枪不熟练。

  王玉宝并不急着反击,反而格外沉重冷静,对手下喝道:“伏低身子,不要与敌纠缠!加快马速!”

  又逃了大约一里路,湘军的枪声越来越密集,革命军已有人中弹。王玉宝见逃不过湘军,决定冒险与湘军接仗。他喝道:“散开队形,成一列横队,听我哨声,准备下马接战。”

  他回头看了下湘军,发现后面尘土飞扬,湘军骑兵至少有一百骑。大敌当前,敌众我寡,侦察兵们都有些畏惧,队形仍旧有些密集。

  步三师一直驻守两广,官兵战场经验少。尽管王玉宝已经对手下进行过大量的训练,可初上战场,他们仍旧有些慌乱,下意识地想靠在一起。

  王玉宝经验丰富,知道在这种情况下,最好的办法就是疏散队形。

  我军一疏散,敌军也要跟着疏散。敌军的火力、战斗力本就不如革命军,队形疏散后,就会给革命军以可乘之机。革命军可以凭着火器优势,以少敌多。就算革命军打不过敌军,也会趁机突围一部分,不至于全军覆没。

  可手下初上战场,不敢放但疏散队形。形势紧张,已经来不及再调整队形了。王玉宝摸出哨子,用尽力气吹出一声尖厉的信号,随即掉转马头,落鞍下马。

  湘军最怕这种革命军的哨子,这往往是革命军的作战讯号。为首的军官心生疑惑,担心革命军设有伏兵,勒马取出望远镜。整个湘军追兵也放慢了马速,等待官长的信号。

  趁着这个空当,革命军纷纷滚鞍落马,准备接敌。王玉宝的坐骑也非常默契,迅速趴倒在地,马背对着敌军。

  这匹价值不菲的蒙古“菊花青”,是革命军在台湾作战时,从一名清朝总兵那里缴获而来的。

  当年王玉宝在台湾杀俘,触犯革命军的军纪,被上锋连降数级。此为公罪,不得不罚。但上锋亦非常欣赏王玉宝,拿这匹“菊花青”赏赐王玉宝。

  正所谓好马配英雄,王玉宝非常喜欢这个坐骑,把它从台湾带回了广西。有人曾出一干元法币购买这匹“菊花青”,都被王玉宝拒绝。

  这时,王玉宝也已经卧倒在地。他取下马鞍,以马鞍为掩体,迅速支好了步枪,又取出左轮手枪在一旁备用。

  “菊花青”跑得汗流浃背,还在喘着粗气,硕大的瞳孔映着王玉宝的身影。趁敌人还未进入射程,王玉宝轻抚战马,帮它合上了眼睛。

  湘军发现革命军人少,很快就反应了过来,再次向王玉宝等人发起冲击。

  王玉宝回望众人,发现大家都已经伏在马鞍上,做好了战斗准备。革命军的战马训练有素,也都乖乖地伏在地上,等待战斗的结束。

  他大喝道:“稳住,瞄准,听我的哨声再打。”

  敌人进入了射程,王玉宝吹响哨子,手下二十余人,纷纷开枪射击。冲在最前面的湘军骑兵,或人中弹,或马中弹,顿时死伤一地。

  湘军骑兵相当悍勇,继续向前冲锋。他们亦装备上了洋枪,但性能不如革命军骑兵的步枪。湘军缺少完善的军事工业,连子弹供应都很紧张。

  因此,湘军骑兵实弹射击训练较少,马上射击的精度更加差劲。

  革命军这边,则弹药充足,官兵训练有素。他们把马鞍架在地上,把枪支架在马鞍上射击,属于“卧姿有依托射击”,射击精度又较马上射击更为精准。

  一轮射击下来,湘军追兵人仰马翻。为首的湘军军官依然悍勇,不肯撤退,带着手下往前冲。

  等到双方相距仅六七十米时,革命军射击更为精准,使用步枪瞄哪打哪,湘军骑兵纷纷落马。他们不敢再向前冲锋,也没有下马寻找掩体,而是在原地使用洋枪射击革命军。

  尽管革命军人少,手中的步枪射速却很快。在这种近距离步枪对射,湘军根本就不是革命军的对手。短短几分钟内,湘军又损失了二三十名骑兵。

  为首的军官见势不对,发出一声唿哨,然后勒转马头,带头往回逃跑。其他湘军见状,如蒙大赦,也丢下受伤的同袍,跟着官长逃回营垒。

  王玉宝很镇定,继续开枪射击湘军,直到湘军逃出了革命军的步枪射程,才下令停止射击。

  战斗结束,王玉宝集合清点人马,来时共二十三人、二十三匹马,此战亡三人,重伤一人,伤四人,战马损失八匹。

  湘军这边,靠近革命军阵地的地方,就有十六具尸体、十二名轻重伤伤员。远处,至少还有十具湘军尸体。

  敌我战损比在预料之中,王玉宝轻舒一口气,下令道:

  “给大家三十分钟时间打扫战场,敌军战马重伤的击毙,轻伤的带回。从敌军伤兵中找一个官职高的、机灵的,带回去问话,其余一律释放。马进,你负责瞭望敌情,发现湘军立即报告。”

  一个侦察兵同袍战死,悲愤不已,对王玉宝说道:“营长,这些湘军伤兵,干脆宰了他们算了,免得他们日后祸害百姓。”

  王玉宝之前杀俘,教训深刻,便摇了摇头,说道:“按俘虏政策,理应把他们抓回去,先教育一番,再放他们回家。但如今形势紧急,咱们先锋也没空处理战俘,就放他们一条生路吧。

  “况且,他们身上负伤,就算重新返回湘军,也徒成湘军累赘,无益于战局。”

  于是,众人领命而去。大部分人在打扫战场,其实主要是搜寻战利品。湘军的洋枪并不先进,弹药与革命军弹药也不匹配,但收缴上来后可以交给后方的民兵,亦可以防止资敌。

  除了武器外,湘军身上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银钱了。士兵要随时行军打仗,当然不可能随身携带很多银钱。而士兵一旦足额发放军饷,就很容易开小差、拿钱嫖赌。

  为此,曾国藩学习革命军,对湘军官兵施行“半饷”。

  “半饷”制度,原是革命军的发明。早期革命军军饷紧张,常常不能足额发放军饷。一旦满饷发放,官兵又容易大吃大喝,甚至拿钱嫖娼赌博,乃至于开小差离营。

  为此,革命军副总司令薛昊,征得杨烜的同意,在革命军中实行“半饷”制度。说是半饷,其实每次发饷时,只发给士兵应发工资的五分之一,其余大部分都记在后勤部门的账上。

  士兵退伍或请假回家的时候,可以向后勤部门申请核算军饷。后勤部门会发放少量银钱给士兵,作为他回家的盘缠。其他的银钱,则需要凭后勤部门发的印票,到各省省会领取。

  有了这种“半饷”制度,早期革命军军饷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。每次发饷时,只要发放小部分,部队压力比较小。尽管以后还要全部付清,但不是集中发放,财政压力大减。

  士兵手上没有多少现钱,就不会想着嫖赌,有利于维护部队纪律。士兵开小差逃跑的现象,也几乎绝迹。一方面,士兵手里没钱,没有盘缠回老家。另一方面,一旦开小差,他之前积累的饷钱都将被没收。

  早期革命军实行薄饷制度。攻下福建、浙江、江苏等富庶的省份后,革命军财政短缺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,官兵军饷也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。

  湘军在清军中,在军饷优厚著称。但革命军的军饷,比湘军还要高出三分之一。在革命军中当兵吃粮,几年累积下来,就能积累一笔大钱,足以在乡下建造房子、购买耕牛。

  除此之外,帝国对革命军人还有许多优待。士兵若立有战功,可以提拔为军官,退役后还能转业成政府文官。这对一穷二白的农民来说,诱惑巨大。因此,愿意加入革命军的人很多,也很踊跃。

  现如今,革命军已经解决了军饷问题,但继续实行“半饷”制度。帝国银行信用很好,革命军也开始借助银行存储、发放军饷,更加便捷、高效。

  曾国藩也效仿革命军,在湘军中实行“半饷”制度。这几年,湘军扩军太快,军队纪律和士兵素质直线下降。鲍超的“霆字营”、曾国荃的“吉字营”等部湘军被公认为劲旅,军纪却相当败坏,每克一城都要大肆抢劫。

  扫扫战场没搜到多少银钱,令王玉宝颇感意外。他叹道:“罗泽南的湘军士兵身上没钱,见微知著,可知这部湘军不容小觑。收队回营吧,准备明日攻破渌埠镇。”.


  (https://www.zbwxw.net/book/632646/109694435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wx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wx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