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1850再造中华 > 第635章 六安被围

第635章 六安被围


  从内心深处,多隆阿对进攻六安州并不积极,即便他攻下六安,也肯定守不住六安。之所以非进攻六安州不可,主要还是为了做给朝廷看。

  形势渐渐明朗,曾国藩的湘军已在广济一带被革命军包围,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。曾国藩本人恐怕也在劫难逃,非殉节不可。

  这样一来,湘军大佬中,胡林翼病死,左宗棠、曾国荃等投降,罗泽南、李续宾等战死。湘军人材凋零,兵马灰飞烟灭。

  那么,满清大员中能接替曾国藩主持南方军务的,已经屈指可数了。多隆阿与心腹盘算许久,认为可接替曾国藩的,只有四个人,按顺序依次为僧格林沁、骆秉章、官文、多隆阿。

  僧格林沁为蒙古亲王,身份尊贵,被清廷视为北方柱石,麾下的蒙古马队为清朝正规军中的精锐。咸丰还要倚重僧王保卫京畿,不会轻易放他到南方主持军务。

  骆秉章长期担任湖南巡抚,为曾国藩供饷输粮,也算是湘军系统的人。湖南战事焦灼时,咸丰把骆秉章擢升为四川总督,让他免遭兵祸。

  咸丰君臣对骆秉章很有好感,认为他担任湖南巡抚期间,位居长江上游,顾全大局,倾力支持湘军,居功甚伟。朝廷把骆秉章调任川督,显然是希望他号召湘军旧部,保卫四川天府之地。

  只不过,骆秉章大器晚成,三十八岁才中进士,五十七岁出任湖南巡抚,如今已经六十三岁,垂垂老矣。他一直在后方为湘军筹措粮草军饷,未曾实际带兵打仗,并不适合统带湘军旧部。

  至于官文,正担任湖广总督,更是满人官员中的有名的纨绔,典型的“因人成事”。他在满族亲贵中号称能吏,人情事故练达,实则只会做官,不会做事,更吃不了带兵打仗的苦头。

  曾国藩、胡林翼在世时,朝廷尚能放心让官文担任总督。官文做总督,在与不在都一个样。因为大政方针都由胡林翼定夺,具体事务则有湖北巡抚、湖北藩台衙门处理。

  官文做总督只是挂个名,好让朝廷放心,也给满人一个交待。若要官文接替曾国藩,担任方面之任,他绝无这种能力,也没这种资望。

  那么,多隆阿就不同了。多隆阿资历虽浅,毕竟久经战阵,带兵打仗的经验很丰富,战功也很显赫,是湘军大将中第一流的人物。

  他又是满人,享有身份上的优势。前面三人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,由多隆阿接替曾国藩也就顺理成章了。在湘军一败涂地之际,只要多隆阿能攻克六安,就能为自己加分不少。反正都兴阿对此正热心得很,不妨驱使他为自己卖命。

  多隆阿计议已定,决定趁革命军围歼湘军之际,抢攻六安。他大宴众将,慨然对部下说道:

  “我自统兵以来,生死久已置之度外。盖既以身许国,此身即非我有。今大敌当前,敌前我弱,妇孺皆知其不敌,何肯令诸君以身尝试,盖楚省乃南北关键。

  “楚省既失,则大局糜烂矣。如今涤帅被围,生死未下。湘军陷入绝境,亦无力回天。唯有我军,脱出粤匪重围,保存实力,再图振兴。

  “明日决往破贼。幸而克捷,顾全大局不少。否则身殉,是役誓不与之俱生。诸将士有愿以死报国者,与吾共功名。如不愿者,亦自任也。”

  八旗骑兵心情凄凉,都兴阿主攻六安,附和多隆阿道:

  “营中兄弟四千人,战而乐者,吾与之偕去;怯而伏者,可就地退伍,请以杯酒志别,一表一时共事之情!”

  八旗兵皆慷慨激昂,伏地叩头,愿誓死追随主帅。

  都兴阿深受感染,慨然应道:“礼帅说得极是。军兴十余年,皆以退走损国威。吾前后数百战,出队即不望生还。湘军负一时之望,不料亦战败,令国人大为失望。

  “我们八旗兵英勇善战,当年仅以六万之众,即能入关平定天下。今日我们即便战死,也要为八旗争光。不原从者自为计,我决不怪罪你们!”

  一番动员之后,竟无一个八旗兵退缩。都兴阿犒赏全军,酒足饭饱后,随即点起麾下四千人马,分作八营,从四个方向同时向六安发起进攻。

  革命军多集中在前线作战,后方空虚。负责守卫六安州的,只有安徽守备师一营兵马。革命军向前线输送粮草,多走水路,或沿长江北岸,走安庆、太湖、宿松等地,并不经过六安。

  因此,六安的得失,实际上对战局影响并不大。但从政治上看,一日革命军丢失六安,无疑将提振清军的士么,有损革命军的威望。

  安徽守备师各级早就统一好了思想,要坚决守住后方,不给前线添麻烦,既不可丢失一城一地,也要坚决打击来犯之敌。

  不过,守备师是二线部队,装备枪炮比例低,且多是野战师淘汰下来的武器。安徽守备师又是新组建不久的部队,新兵比例大,精锐都部署在淮北方向,专门负责防范蒙古马队。

  八旗马队来势汹汹,六安守军见状,深知敌强我弱,随即撤回城内。他们依托城墙、护城河等防御工事防卫六安,一面紧急动员民兵,一面向上级、向前线通报敌情。

  守备师战斗力有限,兵力多分散在各地划地防守,缓不济急。要解六安之围,还得靠野战师。

  革命军最高统帅部已经移驻湖北武穴,位于长江北岸。得知六安被围,杨烜不忧反喜,对副总司令冯可钦说道:

  “此次与湘军决战,我革命军攻无不胜,战无不克,先围楚军,再歼吉字营,最后把曾国藩的残存湘军一锅端,歼灭、逼降湘军十余万。

  “曾经强盛一时的湘军,已经灰飞烟灭、不复存在。湘军被满清视为南方的柱石,湘军一灭,如同折断了满清的脊梁骨,从此大势已去。

  “此战大快人心,唯独遗憾的是,多隆阿、都兴阿见机快,麾下马队多,我们还未合围湘军,他们便趁机逃跑。我原本以为,这两个老小儿已经吓破了胆,要跑到淮北投奔僧格林沁。

  “这两部八旗骑兵,算得上是满洲八旗中的精锐,又在长江流域作战经年,战斗经验丰富。若让他们骚扰淮北,咱们又得再调兵围剿,费时费力。

  “淮北多平原,骑兵往来如风。弄不好,一年半载都灭不了他们。没想到,我们不去找他们的麻烦,他们竟然不自量力,主动过来挑衅我们了。

  “我们要借此机会,力争围住他们,争取在六安境内把他们全歼掉。”

  冯可钦点点头,说道:“皇上所言极是。都兴阿有勇无谋,不足为道。倒是这个多隆阿,是个厉害角色。湘军一直盛传‘多龙鲍虎’,把多隆阿与都兴阿相提并论。但实际上,多隆阿之才远在鲍超之上。

  “若要歼灭他们,就得调骑兵回六安。野战骑兵师,再加上张乐行的暂编骑兵旅,在江北前线共有一万五千多人。海军陆战队,在前线有一万多人。

  “这两部兵马,是可以快速机动的力量。但若是全部调防六安,已经投降过来的湘军恐怕会生异心。臣以为,不妨调八千骑兵、五千陆战队回六安。

  “以我们的经验,以这一万三千名兵力对付多隆阿、都兴阿,固然不足以全歼他们。但可以歼其一部,至少可以包围、全歼都兴阿这一部。”

  冯可钦是革命军副总司令,军权在握。但他为人低调,在杨烜面前尤其谨慎,一直把自己当成参谋,为杨烜决策提供合理依据。

  在他看来,湘军新降,正以稳定为宜,前线不宜有大的调动,以防惊扰军心。况且,满洲马队往来如风,全歼他们并不容易。

  不妨让他们再蹦咋两年。两年后,革命军必会北伐燕京。燕京为满清京城,敌所必救。满洲马队将不得不应战,到时再歼灭他们也不迟。

  杨烜思索片刻,说道:“机会难得,失之可惜。湘军既已投降,高级军官正在接受集中教育改造,已经折腾不出什么风浪。就算万一有事,可以把我的近卫师拿出去应急。

  “这样,把长江北岸的骑兵全部调回六安,包括骑兵师、骑兵暂编旅、步兵一师骑兵团。再把海军陆战队全部调回来,配合骑兵围歼八旗马队。”

  冯可钦感受到了杨烜的决心,问道:“此次会战,是不是请第一军军长陈虹指挥作战?还有,李鸿章的步兵暂编旅,一直在凤阳府练兵,是不是也调他参战?”


  (https://www.zbwxw.net/book/632646/109599468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wx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wx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