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秀秀 > 第100章 第100章

第100章 第100章


传信的内监到宫里时,  崔道之正在紫宸殿里同大臣商讨国事,小内监听着里头隐隐传来的说话声,急得在廊下乱转。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身边的总管内监出来,  见他一幅火急火燎的样子,不由轻甩一下拂尘,小声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了这是?跟猴儿被烧了屁股似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内监赶紧凑过去将事情说了,总管内监一听,这才知晓事情严重性。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正同大臣们商议蜀中的灾后官员任免事宜,总管内监从侧门进来,  凑近崔道之耳边,  将自己所听传达给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见崔道之原本带着笑意的脸色‘忽’的一变,  霎时站起身来,御桌上的砚台随着他的动作‘啪’的一下摔在地上,里头的朱砂四溅开来,  崔道之的龙袍衣摆上布满星星点点。

        满殿的宫人立即跪了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底下的大臣瞧见这幅景象,  心中甚至惊讶,要知道他们这位陛下自继位以来,除了那次在先皇后丧礼上失态过以外,  一向君威持重,  未曾有一次急过眼,  便是遇见再大的事端,  他都能镇定自若、胸有成竹,  仿佛世间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这样一位稳重自持的君王,  如今却做出如此失态之举,着实是令人骇然。

        究竟发生何事,竟令陛下如此异于寻常?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陛下?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正要询问一二,便见他们的陛下留下一句‘改日再议’便大踏步出了殿门,  只余他们几人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    一道道宫门被人从内拉开,崔道之穿着龙袍翻身上马,一路纵马驶出长长的宫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马蹄声响彻皇城,一身龙袍随风猎猎,所过之处,百姓无不讶然下跪。

        苏标赶来,率领禁军在身后为他保驾护航,崔道之却只是飞甩马鞭,往长安城里一个不起眼的酒馆里赶。

        及至跟前,却只瞧见酒馆门口空空荡荡,连那片原本用来招揽客人的幌子也被撤了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下马,大步往楼上去,只见屋内和外头一样,被收拾得一干二净,就像她从未曾来过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曾从自己身边逃离多次,而这次,她什么都没给自己留下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,便是再来一次,她仍旧那样讨厌自己,讨厌到不说一声便急不可耐地逃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本以为,自己早做好了准备,可当这一日来临时,他却比想象中痛苦千百倍,一颗心像是被无数的长刀划着,不断放血,等到他变成失血而死,变成一具干尸,怕是才能解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陛下。”赵贵见他一声不吭,有些吓坏了,连忙跪下,“奴才有负圣恩,娘娘她一知晓陛下的身份便急着离去,奴才不敢拦,这才——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封锁城门。”崔道之忽然打断他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赵贵讶然抬头:“陛下这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不再作声,只大步下楼上马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坐在马背上,想起七年前秀秀走得那一日,也是这样一个艳阳天,她不吭一声便离自己而去,同今日的情形,竟如出一辙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抬头,看向湛蓝的天空,随即低头,扬起手中马鞭。

        -

        秀秀见到崔道之时,已经被堵在城门口半个时辰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围的百姓和士兵全都对着崔道之跪下,山呼万岁,秀秀看着一身龙袍,坐在高头大马上的男人,久久没有动作。

        同行的伙计见到这幅阵仗早已吓坏,离她最近的那个连忙要去拉秀秀的衣袖,让她跪下,然而手刚伸出去,他便察觉到一股冒着寒光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,抬眼一瞧,正瞧见崔道之的脸,当即吓得牙齿打颤,不知如何是好。

        秀秀挡在他面前,就要同旁人一样对崔道之跪下去,然而下一刻,身子一轻,已经被崔道之拦腰抱到马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秀秀刚要说话,便见他勒马转身,带着她离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街边尽是跪下的百姓,不时有人向他们投来探究的目光。

        初秋的微风将秀秀的声音吹散在空气里:“你是皇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身后男人揽在她腰间的手抱紧了些:“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秀秀在颠簸里冲他喊:“好,皇帝陛下,您接近我,可是因为我同先皇后长得像?”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闻言,略有些神色复杂地看了秀秀一眼,秀秀瞧见这眼神,便道:“我不愿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将她带到了原先他们一起住的寝宫,抱着她坐到桌上,扶着她的肩膀哑声问道:“可还记得这里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将秀秀鬓边的发丝拨入耳后,“自你走后,这里的东西我一分一毫都未曾动过,就是你从前做的那个鱼灯被阿昭弄坏了,我学着做了一个新的,可瞧着总没有你做得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松开她,将那个鱼灯拿给秀秀瞧。

        秀秀只是坐在那里,并不作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见她如此,便将鱼灯放回原处,过来捧着她的脸:“秀秀,你确实与先皇后长得像,不单像,而且是一模一样,因为……你们是同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秀秀也不知信是没信,既不点头也不否认,只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说什么便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听后先是一愣,随即便笑道:“瞧,你生气时,还是爱这样对我说话,当初,你每回跟我说这句话,我都恨得厉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秀秀抬眼看他:“那我方才说了这句话,陛下恨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摇头:“舍不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连对她说话大声些都怕吓着她,又怎么舍得恨她?他要恨的只能是自己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想必是思妻心切,所以认错了人,我只是陈秀秀,同您的那位先皇后无半点关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秀秀从桌上跳下来,理了理袖口的衣裳,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我问了那位赵爷,他说陛下并不管我的去留,只说一切随我的心,如今陛下这是做什么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后悔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垂眼看她,一双眸子幽深似海,霸道底下又透着淡淡无奈: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答应过放你离去,过去那么多年,我也一直都是那么做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秀秀垂眸:“那为何不继续下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崔道之笑了下,“因为贪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最开始,在秀秀进入长安之后,他不过是着人将她的消息禀明自己,时刻克制住自己不见她,至多只在酒馆对面的阁楼里远远看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从阿昭跑进酒馆的那一刻,一切便开始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最终,还是没有克制住自己,借着找阿昭的机会去见了她。

        人都说,尝过了甜,便再难吃苦,如今的他大抵如此,曾经冷情冷肺的自己竟有这样一天,当真是报应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他又怕吓着秀秀,再勾起她往日的病来,只是沉声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阿昭年纪小,总是念叨你,再在宫里待些时间,等他长大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等他长大会如何,他没有再说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秀秀在宫里住了下来,只是崔道之并未强迫秀秀立即接受事实,与他同榻而卧,而是自己一人搬去了隔壁偏殿。

        堂堂皇帝睡偏殿,这可是从未听过的奇事,可是却无一人敢多言。

        阿昭听闻秀秀进宫,一连几日从东宫跑来,见着秀秀,先开始面上还能自持冷静,可是等秀秀将自己做的糕点递给他时,半大的孩子忽然红了眼睛,又像是怕丢脸似的,把脑袋埋在秀秀腰间。

        秀秀原先浮在半空中的手,最终慢慢摸上他的脑袋。

        等阿昭睡着了,秀秀便坐在床边看着他,也不知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每当这时,崔道之便远远站在门口看着两人,久久不肯离去。

        -

        这日,崔道之没出现在秀秀面前,倒是太后过了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年过去,她头发已经半百,身子也比从前要佝偻许多,只是精神瞧着还不错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一见着秀秀,便叹了口气:

        “兜兜转转,这些年过去了,老二念着的还是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坐下,说:“陛下生病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秀秀一愣,这才想起她已经好几日不曾见过崔道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太后看了她一眼,因为上了年纪,声音有些缓慢:

        “他是不顾休息,致使旧伤复发,那一年,他为你挨的那些军棍,到底是伤了他的身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秀秀声音有些暗哑:“我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太后一双浑浊的老眼像是瞧出什么来似的,只是抬了抬手:“不管你想没想起来,都无碍,我老了,只希望小辈们不要再折腾,我能安享晚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缓了片刻,才道:“陛下这些年不肯立后纳妃,平日里还好,到了你每年离开的日子,他都会把自己关起来,谁也不见,连阿昭都不能近他的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太后伸出手来,指着秀秀身后的那幅画像,“把它移开,进去瞧瞧,你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罢,也不等秀秀开口,便起身扶着李嬷嬷的手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秀秀看着她的背影,又转头去瞧她说的那幅画像。

        那画像上的人,是她。

        秀秀走过去,将视线往右下方移去,只见上头写着:

        “永安元年,崔道之为妻秀秀所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秀秀怔了好一会儿,方才掀开画像,只见后头藏着一个机关样式的东西,抬手在上头一按,却见画像一旁的楠木柜子慢慢移动开来,很快,一个小门显现了出来,只见里头漆黑一片,什么都瞧不出。

        秀秀点了一根烛火,拿着进去,然而却差点被脚下东西绊倒,她将烛火放在桌上,拿起那东西展开一眼,却见是一幅跟外头一模一样的画像,只是上头所画的人物形态不大相同。

        外头那幅,她梳起妇人头发,只是静静坐着,并无多余的动作,而她手上这幅,则是她少女时期的模样,正两眼弯弯对着人笑,手里还捧着一小捧桂花。

        半晌,秀秀抬头看去,只见小小的屋里,竟堆满了画轴,她一一展开,发现上头全是她在不同时期的画像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些画,全来自同一人之手,大周朝的陛下——崔道之。


  (https://www.zbwxw.net/book/588033/5726060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wx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wx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