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娘亲别慌,我种田超厉害 > 第七百四十七章 物资抵达徐城(三合一)

第七百四十七章 物资抵达徐城(三合一)


  阿佑在出现的第一时间就稳住了灾民,因此接下来的事情办得很是顺利。

  他成功将所有灾民都化为己用,壮劳力去外面清淤泥,有手艺的人则发挥所长,比如木匠做水桶水盆,泥瓦匠修建澡房,让大伙儿都能排队洗个澡,剩下的人则被安排去附近捡柴火,这煮粥烧水都能用得上。

  妇人和老人孩子也不空着,妇人则帮着熬粥,担水,照顾伤员,老人带着孩子在最外围执勤。

  这偌大一群灾民,只需派十来个衙差维持秩序就行,剩下的人都可以调走另做他用。

  徐城内的百姓看这些灾民老实待在城外,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,这怜悯之心很快就生了出来,城内开始有人组织给外面这些灾民捐赠一些日常所需的东西。

  很快,城内便送来了半旧的衣裳被褥,碗筷,甚至还有一些调料。

  最开始逃来的灾民在城门口安顿得井然有序,后边逃难过来的灾民也有样学样,很快就在这里安顿好。

  随着过来的灾民越来越多,人数已经超过六万时,阿佑及时将地盘扩大,在距离城门不远处立刻开辟出一块新地方来,挖井,盖澡房茅房,搭粥棚,给老幼安排帐篷,然后动员后来的人参与到清理队伍中,为重建家园做着准备。

  阿佑在安顿在灾民时,也不忘解决最主要的矛盾,那就是修建被水冲垮的堤坝。

  不过他暂时没有从灾民中征选徭役,而是将从京城过来的士兵派去修建堤坝。

  待将徐城周边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,他便开始一个个巡视尚且还存在的城镇,以太孙之尊亲自慰问灾民,跟他们承诺,朝廷一定会帮助他们度过眼前这个难关,带着他们一起将生活走上正轨。

  就在阿佑四处巡视时,安之带着大批的物资过来了。

  一开始灾民们看到车队,还以为是送粮的队伍又来了,心说前两天才过来,今天怎么又来了。

 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不对。

  送粮的队伍车上都放着麻布袋,但是这个车队上面都放着箱子,这就有些让人费解了。

  外层的岗哨反应过来,连忙将车队拦住:“你们是什么人,过来干什么?”

  安之回:“我从京城而来,奉命给徐城送物资。”

  “可有东西能证明你的身份?”

  安之指着身后长长的车队:“这个不行吗?”

  “这个……”

  门口的人本来想说行,但是想到衙差培训的时候说宁可错拦,不能错放,因此咬牙道:“不行,谁知道你的马车上都装些什么东西。

  必须要有能够证明你身份的东西,我进城汇报之后,你才能进去。”

  安之想了想,只得扯下腰间一个荷包道:“劳烦你将此物送给太孙,就说云安之奉旨前来送物资。”

  “太孙殿下不在,去下面县城探望灾民去了,你换个人。”

  “那劳烦你将东西送威远侯,就说云安之求见,云朵的云,既来之则安之的安之。”

  “行,那你先在这儿等着,我这就给你通报。”

  这些人的警戒心不是一般的强,走了一个进城去通报的,很快又过来了三四个人在门口守着,生怕安之不等人过来,便直接往里面闯。

  安之就坐在马上跟这些人大眼瞪小眼,好在她也没等多久,很快周英和就骑马过来。

  看到安之,他很是意外:“你怎么过来了?”

  “爹,我奉皇上的旨意来给徐城送东西。”

  爹?

  门口的人有些傻眼,他们茫然对视,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这么好说话的人竟是威远侯的儿子!

  他们实在想不通,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,为什么这次从京城过来的人,一个比一个和善,一个比一个接地气,跟他们以前所了解的达官贵人完全不一样。

  只是这威远侯的儿子,声音未免也太嫩了一点,是还没有变声吗?

  如果真是这样,那他小小年纪就跨越干里从京城送来物资,也确实是条汉子。

  “周公子,实在对不住,都怪小人们有眼不识泰山,将您拦在了外面,还请您见谅。”

  这突然的道歉让安之有些傻眼,紧接着她在马背上笑弯了腰。

  那道歉的小伙儿看到安之发笑,心中实在疑惑,自己这个道歉,是有什么好笑的?

  周英和及时解释:“这是我的长女,她跟她母亲姓云,她如今在工部当值,你们管她叫云大人就好。”

  长女。

  跟娘姓。

  云大人。

  这三个词分开听,都非常好懂,可是连在一起却让人有些不敢相信。

  侯爷的女儿竟然跟娘姓,而且这女儿还在衙门当官?

  顿时,这几人的心里就跟万马奔腾一般,乱糟糟一片。

  安之笑够之后这才接话:“爹,这里规矩挺严呐,宵小之辈完全进不去,完全避免了有人捣乱的可能性。”

  周英和闻言自豪道:“是吧,你也不看看你爹之前是干什么的?

  对了,你送什么东西过来,瞧着还挺多。”

  “衣服,还有一些被褥。

  想着好些人的房子都被水冲走了,身上肯定什么也没有,他们的吃喝由朝廷负责,我就想办法给弄了些半旧的衣裳,男女老少的衣服加起来有十万件左右。

  后面应该还有这个量,不过得等一段时间才能送过来。”

  听闻女儿送来这么多衣裳,周英和立刻笑出来:“这可真是太及时了!

  之前殿下还想着要去哪里弄些衣服给大伙儿换洗,说大家就身上一套衣服,总穿也不行。

  不曾想我们这边还没开始动,你那边就送衣服过来了。”

  “哈哈,那咱们还真是想到一起去了。”

  安之看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,接着又补充一句:“爹,我这回除了送衣服过来,还弄了些好东西,您猜猜是什么?”

  “这我可猜不着,你实说吧。”

  “行吧,不跟你打哑谜了,我弄了一些糖和盐,这两三天应该就可以送到了。”

  这话直接让周英和放生笑了起来,他激动的直拊掌:“安之呀安之,你可真是及时雨,我们想要什么,你就给送什么。

  前两天我还给朝廷写奏折,让朝廷想办法给我们挪一些盐过来,没想到我这奏折还在路上,东西就已经快到了。

  这速度,确实够厉害。”

  安之故意当着所有灾民的面将接下来的物资透露,就是希望大家伙儿能安心,能对未来抱有希望。

  心中有希望,才可能闯过一切难关。

  这会儿已经有不少人听到了她的话,想必要不了多久,这个消息就能散开,她便也没必要待在城外跟她爹聊天了。

  “爹,您找人过来接手这些物资,我们这一路都在赶时间,大伙儿都没休息好,将东西送到之后,大家也可以好生休息一下了。”

  周英和看着安之疲惫的脸色,连忙从人群中喊了一个衙差过来:“磕巴,带我女儿进城,找个客栈将她安顿好,然后给她弄些吃的。”

  说完他又回头道:“安之,你先进去,这里交给我。

  等你休息好了,咱们再来商量这些东西该如何分配。”

  安之这会儿已经困得不行,因此她也不推拒,直接将东西交给周英和,然后就跟那个叫磕巴的衙差进了城。

  到了客栈洗漱过后,她都顾不得吃饭,直接倒床就睡。

  从京城来徐城的路上,她还绕路去了一趟永栗城,找了漕帮的新帮主赵山虎,那些糖和盐就是从赵山虎手里弄出来的。

  这一来一回的赶路,她的体力已经彻底耗尽,好不容易找到休息的地方,直接睡了个昏天黑地。

  书瑶几次进来,都没能将她惊醒。

  再次醒来,她其实还没睡够,完全是被饿醒的。

  吃了个早餐又去房间里打了套拳,整个人彻底清醒。

  她拒绝了书瑶拿来的男装,吩咐书瑶帮她找套女装来,要简朴些的,不能招摇。

  换上一身青色细布裙,她将头发随手挽了个发髻,用木簪固定,还留了一半的头发披在身后。

  “怎么样,这样看起来有没有很平易近人?”

  安之抬手转了个圈,全方位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装扮,然后问书瑶。

  书瑶闻言很是认真地盯着她看了一圈,然后点评:“小姐,如果将您的脸遮住,就是个身材窈窕的普通女子,但是将您的脸露出来之后,这跟平易近人实在没有太多的关系。”

  安之……

  她对着镜子照了照,不就是眉毛黑了些,眼睛大了些,鼻头高了些,嘴唇红了些,这怎么就不平易近人了?

  “算了,我这人做事靠本事,不用靠外貌,即便不平易近人,一样可以跟大家打成一片。”

  说着她就转身走了出去。

  不想就是那么巧,在客栈门口遇到了正准备进门的周英和。

  “爹,您也住这里?”

  “不,我住城门外的那一片帐篷,找你有事来着。

  你带来的箱子是个什么情况,赶紧跟我说说,我看看这衣服要怎么发。”

  安之道:“每个箱子上都贴了里面所装衣服的数量和款式,就在箱子的右下角,您掀开箱子上面的油布就能看到。

  然后我装箱的时候也按照尺寸分了分,男子的衣服有三个码数,女子的衣服有两个码数,若女子中有体型较大的,还有一些颜色比较浅的男装可以领,她们拿回去自己改改就成。

  对了,我也带针线了,没办法发一份,到时候您安排人弄几处专门用于缝补的地方,让大家到指定的地方用针线就行。”

  周英和闻言立刻竖起大拇指:“你办事就是周到,前面挑拣分类虽然费些功夫,但是后面却省事不少。

  行了,你再休息一下,我这就去安排人分发衣服。”

  见他转身就走,安之赶紧将人叫住:“爹,您等等,我还有事情需要您帮忙。”

  “什么事儿?”

  “我从京城来时收了不少平安福,都是京中百姓赠与这些灾民的,不好单独送给哪些人,又不好浪费京中百姓的一片心意,我就想着,您在城外显眼的地方帮我种几棵树,我将那些平安福都挂在树上,这样所有人都能看见。

  他们知道这世上还有那么多不认识他们的人在默默关心他们,想必心中也会舒服一些。”

  这等小事,周英和自然没有不答应的。

  “行,我这就去种树,你那里有多少个平安福,我看看这树得种多高。”

  “我大概清点了一下,估摸能有上万个吧。”

  周英和……

  “怎么这么多?那些老百姓是将京城寺庙里的平安福都给弄出来了吗?”

  安之心说,京中百姓并没有将寺庙搬空。

  倒是她,在来徐城的路上,有两天晚上投宿时,附近都有知名的寺庙,她就想着将平安福的作用最大化,于是就厚着脸皮去寺庙求求平安福。

  好在寺庙的僧人都好说话,听闻她是来徐城赈灾,想要给这些受灾的百姓多求些平安福,于是前半夜所有和尚一起赶制平安福,后半夜给这些平安福念经开光,然后第二天一早给她送来。

  两座寺庙都是如此,她可不就有了上万个平安福!

  ……

  周英和对于女儿的求助,从来都不会有任何的耽误。

  他从安之这里得知了箱子的分类情况,转头就将这件事情告诉给了衙差,让他们按照男女先分大类,然后再按照不同的尺码分小类,分好之后就让百姓们过来排队领衣服。

  他自己则亲自去找安之需要的树。

  这时候肯定不能往外走,毕竟外面才遭洪灾,想要找到称心的树不是那么容易。

  但是偌大一个徐城,找几棵树而已,应该不难的。

  他脑子一转,很快就锁定了目标,直接冲着知府衙门而去。

  没多久,徐城知府廖春亭一脸苦相的看着周英和带人去了知府衙门后院,将两颗无比茂盛的大榕树给挖走了。

  等周英和将树运出城,种树的坑也挖好了,旁边还有不少围观人群。

  看到周英和过来,有人问:“侯爷,好端端的,为什么在这里种树啊?”

  周英和解释:“我女儿从京城运送衣服出来时,京中不少百姓送了好些平安福,说是托我女儿带来徐城交给大家,求菩萨保佑你们平安。

  但是平安福数量有限,没办法做到一人一个,我女儿便说,在这城门口种两棵树,然后将平安福给挂起来,这样你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平安福,菩萨会保佑你们每一个人。”

  周英和不信佛,但是这话却说得信誓旦旦。

  他这话一出,围观的好些人都湿了眼眶。

  有些人是想到在遥远的地方,有这么多陌生人在关心着他们,不仅给他们捐赠衣物,而且还给他们送来平安符,这就是远在异乡,尚未谋面的亲人呐!

  有些人则是被安之所感动,她一个姑娘家干里迢迢地从京城过来,就为了给他们送衣服,并且还将那些陌生人的平安符保管的如此妥善,到徐城之后第一时间想着要将这些平安符挂起来,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看得到。

  实在是不敢像一个出生富贵的小姐,竟然为他们想得这么周到。

  这一次他们是真正的意识到了,世上还是好人多。

  而他们的运气也非常好,在遭逢大难之后遇到了这么多的贵人,因此才能有惊无险的存活下来。

  就在这时,安之带着人抬了两大箱子的平安符过来,看到树边为这么多人,她笑着说:“正好你们都在,那大家一起来将这些平安符挂到树上,正好求菩萨保佑咱们平安顺利健康。”

  周应和挖来的两颗榕树挺大,光是挖就花了大半天的时间,等到真正种下已经是傍晚。

  这时候周边在周边清理淤泥的人,在山上拾柴火的人都回来了,当他们听闻今天每个人都领了一身衣服,接下来终于有可以换洗的衣物时,心里都激动不已,这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。

  “那边是在干什么,怎么围了这么多人?”

  “是侯爷的女儿在城门口种了两棵榕树,说是要挂上从京城带来的平安福,给大伙儿祈求平安。”

  “走,咱们也过去看看!”

  听闻树那边已经开始挂平安符,他们都纷纷跑了过去,哪怕抢不到前排去挂,在第一时间拜一拜也是好的。

  “求菩萨保佑这场灾难能够快点过去,保佑我们能够回家。”

  “求菩萨保佑我的家人平安健康,保佑太孙殿下,保佑侯爷,保佑云大人,保佑从京城来的所有人都能够一生健康,得偿所愿。”

  “求菩萨保佑我能快一点吃上鸡腿,我娘说过等我六岁生日的时候就给我杀一只鸡,我很快就要过生日了,我想要吃鸡。”

  在这颗树下,每个人都虔诚的许下了自己的心愿。

  而安之也顺利在这个地方跟一个老婆婆搭上了话。

  她察觉到这个老婆婆在人群中,应该是有些话语权的,于是故意过去套交情。

  这老妇人原本就对安之感激,见安之过来,自然没有任何防备,很快就聊到了一起,两人很快就聊得热闹……


  (https://www.zbwxw.net/book/521052/109571478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wx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wx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