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我在八零嫁村霸 > 第247章 冰糖葫芦

第247章 冰糖葫芦


  单云依的吃喝拉撒基本上是顾慢照顾的,老太太年纪大了,关诺还在上学,这个责任只能落到顾慢的身上。

  饭前,顾慢要先去帮单云依擦好身体,接尿以及被褥脏了没有。

  今天,关诤言已经都做好了。

  顾慢又去厨房端了饭来,是小火慢炖熬成的各种米粥,既要保证营养,还要保证好消化。

  “我来吧。”关诤言从顾慢手中接过碗,向她请教了喂食方法,很认识地进行着操作。

  “顾慢,你辛苦了,谢谢你。”

  顾慢没想到关诤言会这样说,他在用什么立场说谢谢呢?

  “她是我妈,照顾她是应该的,不敢说辛苦。还有,关总是不是忘了,你和我妈已经离婚了,你和那个小午应该有婚姻吧?”

  “我和午竹君结婚是权宜之计,结婚证是我请人伪造的假结婚证,所以我和她没有婚姻关系。我和你妈为什么离婚,其中原因你清楚。我现在不想别的,先把你妈照顾好,等她醒过来再说。”

  关诤言的话倒让顾慢说不出什么来了,当初让两个人离婚,也是因为单云依总是被针对有危险的缘故,而当时也说了,要是还有感情,以后可以复婚的。

  这话正好可以来堵她。

  很快,关诺来喊他们,吃晚饭了。

  饭桌上,气氛不是太好,因为多了关诤言这个人,别人尚能做到和平待之,二老却是十分不待见他。

  饭后,关诤言主动再求和二老谈谈。

  老太太首肯:“进来吧,我倒要看看你能解释出个花来?”

  关诤言当然解释不出个花来,他只有一个请求,那就是允许他来看望秋霜,允许他来照顾她。

  “我知道您对我有意见,我也确实做的不好。现在秋霜这个样子,最大的责任在我,您就当我赎罪好了,我干点力所能及的事。等秋霜醒过来,她不能接受我,不能原谅我,我马上就走。”

  二老:……

  顾慢已经在酝酿开第二家店了,因为薛长河的糖葫芦试验成功,便暂缓开业了。

  顾慢建议薛长河别拘泥于小打小闹,别满足于一人一个扛把每天十块二十块的收入,完全可以往大里搞嘛。

  顾慢以后世的眼光帮薛长河制定了一条路,初期可以请七八个人,统一着装,统一价格,出现在不同的地方,卖的都是他家的糖葫芦。

  顾慢还特地去包装厂定做了一批牛皮纸包装袋,上面印刷的就是薛记糖葫芦,并且注册了这个商标。

  现在大街上卖糖葫芦的不在少数,都是一人一扛把的小商小贩。注册商标,把糖葫芦当成一个产业来经营的是凤毛鳞角。

  当然了,这些外在的东西谁都可以模仿,内在的东西要不断创新,除了山楂做原料,苹果、桔子、香蕉都可以制做成糖葫芦串,味道也是不错的。

  这个原料也是有讲究的,选材必须要好,绝对不能在质量上降低标准。为此,薛长河和顾慢专门跑到了种植户那里,亲自挑选了又大又红的山楂,哪怕多花一分钱也要最好的。

  接下来,就全部交给薛长河了。请的七个人都是年轻的小伙子,还有一个小姑娘,一个小媳妇,他们统一穿的是黑裤白色长袖T恤,戴红色长檐帽。

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薛长河制定的规矩是统一价格,不许涨价或者降价;对待顾客要热情周到,遇到问题及时汇报,由老板处理,私自惹上的纠纷自己负责;每天没有任务额度的要求,但是超出一定的数量有额外奖励,一支可以提取一分钱的提成。

  家里也是请了人的,一个洗山楂,两个串串的,竹签是在一个老师傅那里定做的,每天满足供应三千个。

  开业这天凌晨三点钟,薛长河已经起锅熬糖了,顾慢和娟姐在一边给他打下手。因为是第一天,还是遵循原有口味的,带有苹果和桔子的只做了百十串,先试试水。

  等八点钟那七个年青人来到,糖葫芦已经装箱了,这个要到目的地再插。

  换上统一的着装,还别说,吸睛是做到了。

  薛长河开着三轮车挨个把他们送到目的地,闹市区、学校、农贸市场、郊区大集……这些地方都是商机满满的地方。

  每个人都有二百串的供应,如果短时间卖完了,可以找一个公用电话,接到通知后,会第一时间赶过来送货。

  接下来的时间,就交给这些年轻人和市场吧。

  最早打过来电话的是,负责某大学的子弟学校的那个区域,午饭时间卖掉了二百串后,要求加货。

  接着,闹市区也打来了电话……

  下午五点钟下班,数学校那边卖的多,他卖了六百多串;闹市区那边也还行,卖掉了四百多串;其次才是厂区,农贸市场……郊区大集最差,因为有同行存在着恶意竞争,大幅度压低了价钱,导致分在这个区域的小媳妇连二百串都没卖掉,直接哭了鼻子。

  虽然没有数量上的要求,可是和别人差那么多,销量垫底,就说丢不丢人。

  小媳妇叫余秋水,顾慢开导她:“别急,这个东西是有成本价的,降到没有利润空间了,他必然会在质量上做手脚,顾客又不是傻子,很快就会识破的。他口碑垮掉了,就是你的机会。”

  余秋水期期艾艾地说道:“我说实话也没有什么丢人的,我男人刚死,还有两个孩子,大的三岁小的一岁,公公婆婆都跟着我……我是要赚钱的,我卖不出去赚什么钱啊?你们能不能给我换个地方啊?”

  区域都是抽签抽出来的,关系着各自的钱袋子,卖的少的当然希望换一下,卖的多的怎么能把既得利益拱手让人?

  “我跟她换。”有人举手走了出来。

  是个二十岁左右叫刘广泉的小伙子,这个人话不多最勤快,帮着薛长河上货卸货,是个眼里有活的人。

  他那个区域销量不错,换作别人肯定不会换的,余秋水感激的又哭了。

  “谢谢你,大兄弟。”

  “没事,你要养孩子养老人,压力大,我要轻松点。”

  今天卖掉了两千七百串,算是开门红了。


  (https://www.zbwxw.net/book/518585/110920940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wx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wx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