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笔文学 > 我在八零嫁村霸 > 第595章 顾慢回顾家岭

第595章 顾慢回顾家岭


  哪怕齐云丽死了,顾慢都做不到同情,不拍手叫好就是她的善良了。

  “你就那么相信他吗?”

  “不仅仅是相信长河,我也是我亲眼看见齐云丽一步步作死的,淘淘兜兜都八岁了,这八年的时间时不时的出现恶心我们,今天终于结束了。要不是我不想消耗自己的福报,都想买几挂鞭炮庆祝一下。

  可能齐云丽想让陈大刚帮她做事,总要把长河说的多坏多坏,不然怎么让陈大刚也恨上长河,心甘情愿做坏事呢?”

  萧山郁闷,难道他揍错了?

  错了他也不会承认的,更不会道歉,难道老丈人的威严都不要了吗?

  刘香兰半个月的拘留结束,走出拘留所后才知道,物是人非了,背后怂恿她的人死的死伤的伤,自身都难保,更何况对她们了。

  没有资金支持,没有人提供活动经费,刘香兰就像被人敲掉牙齿的母狼,长的吓人,实际上一点震慑力也没有了。

  这时候又收到法院的传票,顾慢要求解除和养父母的收养关系。

  “我不同意!”

  刘香兰咬牙切齿,她怎么能甘心啊?好赖把顾慢养大了,从她身上得到的好处,也就是薛家的那点彩礼了,落到顾慢的手里,他们就没得到过实际的利益。

  真的好不甘心啊,要知道她刘香兰连自己亲生的都薅羊毛,何况这个非亲生的。

  雪上加霜的是,顾全是经诊断是疯了,还是很严重的那种,系统治疗后症状会减轻,但是刘香兰怎么会舍得在他身上花钱。

  疯了就疯了吧,反正年纪大了,除了耗费粮食,也没什么作用了。

  因为刘香兰在市里闹出的动静不小,引起的民愤极大,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。镇派出所已经给村支书发话了,把这家人看的牢牢的,一有情况马上上报。

  从这以后,顾全是家的周围,二十四小时有人转悠,村民戏称,这家人混上富人待遇了,还有了保镖。

  甭管刘香兰同意不同意,一审判决下来了,鉴于顾全是夫妇长期对养女实施的欺凌压榨行为,解除顾慢和养父母的收养关系。

  当然是缺席判决,刘香兰以为只要她本人不到场,只要她不同意,这件事是成不了,结果收到了判决书。

  看来,她也就在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里蹦跶,走出去,屁也不是。

  区法院的同志履行了告知义务,如果不服判决,可以在十五日内向市人民法院提出上诉。

  刘香兰又不是傻子,上诉要花票子的,顾慢不缺钱,上诉她照样赢不了,好气哟。

  气极攻心,刘香兰就病了。

  顾湘是顾宁捎信追过来的,她日子过的并不好,每天忙忙碌碌的就为了挣点钱给两个儿子娶媳妇,真没有心情管娘家这点破事。

  一见面娘俩就哭诉,顾慢怎么怎么不是东西,这些车轱辘话,顾湘都听麻木了,没什么感觉了。

  人家不认,非要往上硬贴,要顾湘说句良心话,但凡刘香兰见好就收,别没事找事,顾慢也不会做的这么绝。

  “二姐,你怎么不说话?是不是也向着顾慢那个逼玩意?”

  顾湘装憨都不行,顾宁就是拉她淌混水的,她不敢怼刘香兰(也不是不敢,再怎么说是亲妈,传出去不好听),还不敢怼顾宁吗?

  “闭上你个臭嘴,有本事你去闹,没本事就闭嘴,你是怕自己的名声太好是不是?”

  不愧为亲姐妹,打什么地方最疼,顾湘一打一个准。

  顾湘不爱掺和家里的事,连饭都没吃就回去了,刚走到村头,迎面开来了一辆轿车。

  因为道路狭窄,顾湘把车骑在路边,她看的可是仔细,脸贴在玻璃上的人不正是顾慢吗?

  顾慢已经有十年没有来过顾家岭了,这里的一草一木既熟悉又陌生,她对这个地方还是有感情的,挨了打村头的老奶奶会给她涂草药。

  老奶奶还是很厉害的,找了些草叶叶菜根根用蒜臼里捣碎,涂在伤口上能止血能消肿。

  老奶奶会一边擦药,一边抹眼泪,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,“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爹妈,要是不愿意养给我养。”

  当然那是不可能的,刘香兰早就打算好了,顾慢要给她儿子换媳妇的。要不是怕露馅,她都想让顾慢直接当儿媳妇了,好拿捏,用起来顺手。

  老奶奶会从灶洞里掏出两三个黑乎乎的地瓜,剥开让她吃里面黄澄澄的瓜瓤,那个香喷喷的滋味直到现在还忘不了。

  那时候顾慢就想,等她长大了,能挣钱了,一定给老奶奶买很多很多好吃的。

  可惜,老奶奶在顾慢十四岁的时候死了,过门槛的时候绊倒,再也没爬起来……

  可能有人要问了,顾慢来顾家岭干什么呢?是来看望顾家人的,还是来找刘香兰晦气的?

  两者都不是。

  年初刘香兰一家去市里闹事,顾家岭的支书还有村民不是给顾慢做证了吗?正义是有,也是有附加条件的。

  那就是帮顾家岭搞点实业,顾慢和薛长河可都是开厂子的,他们不要求吃肉,总要给点肉汤喝。

  支书和乡亲仗义直言,顾慢领这份情,那要给顾家岭搞什么实业呢?

  建厂?

  烟照不算大也不算小,顾慢要想建厂哪里建不了?会跑到刘香兰跟前建厂?依她恨顾慢的程度,没准让她一把火烧了,顾慢得不偿失。

  但许下的又不能不兑现。

  这个时候,魏更给了她启发。

  于红雪的儿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,婆婆年纪大了带不了,于红雪只得辞职带起了孩子。

  一个人挣钱和两个人挣钱区别大了去了,养孩子花销又大,于红雪就从厂子拿成衣绞线毛。但绞线毛简单,定价低,挣不了多少。

  于红雪甚至打起了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主意,但婆婆是个疼孙子的,坚决不同意。还不会擦屁股,吃饭还得喂,去上学就是受罪。

  于是魏更和顾慢商议,他能不能自己买两台缝纫机,从厂子拿活干,他挣加工费。


  (https://www.zbwxw.net/book/518585/110492896.html)


1秒记住紫笔文学:www.zbwx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bwxw.net